每届的世博会都备受世界的关注,不仅因为世博期间大量的访客参观交流,更因为世博一个时代的科技发展和应用产生着重大的影响,1862年伦敦世博会展出了第一辆蒸汽火车,1876年费城世博会展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话,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飞机进行了展出第一架飞机,随着2010上海世博会落幕半年,一系列高科技含量的世博技术开始应用于我国的城市发展。
在2010上海世博会中,伦敦案例零碳馆作为世博会展现节能减排最佳实践的案例,通过整体低碳技术的运用,成功展示了中国一栋零二氧化碳排放的建筑。随着世博的落幕,零碳馆的运营团队零碳中心继续在低碳建筑、低碳城市规划和低碳计量方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同时设立的零碳馆基金将为致力于低碳发展的中国城市提供启动区建设,低碳基建建设的资金。
低碳建筑的领域内,零碳中心通过与万科集团合作,建设了万科零宅项目,在建成的400平方米的零能耗零污染零废弃物的项目内融入低碳的策略与技术,实现零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模式。同时零碳中心积极探索零碳的技术运用于办公建筑中,成功设计了万科建筑研究基地展示中心。此外,已经开工的三万平方米中科院光伏设备检测中心将成为中国世博主题馆之后最大的低碳建筑综合体,继续通开拓中国低碳实践之路。
世博后零碳中心同时与中国的13个城市开展了低碳合作,提供包括财务方面的低碳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与海南博鳌论坛前组织方合作,对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旁的万泉乐城进行了低碳规划,并确保在万泉河两岸2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实现交通、建筑、能源、景观和废水废弃物处理五大方面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局部实现城市的零碳排放。同时零碳中心将在其合作的上海迪斯尼乐园配套区域打造一个世博后低碳技术全面运用的低碳城市。通过一系列的低碳实践,零碳中心探索出一条为中国的低碳城市提供低碳启动区、基建、产业项目提供资金投资和发展的模式。
针对中国城市和建筑温室气体排放缺乏标准的空白,零碳中心与中国的标准机构携手合作,开发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城市运营温室气体排放、建筑运营温室气体排放、建材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应用此标准通过与上海环境科学院合作的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建筑温室气体排放项目通过了联合国审查,为低碳世博提供详细指标和支撑,零碳中心也因此而获得了世博科技先进集体的荣誉。此外,零碳中心通过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合作,为建筑产品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的标准,对建材产品从原料获取、生产、运送、使用、以及销毁整个生命周期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标准,并于2010年6月向中国最大的地板厂商大自然地板颁发出中国第一张“零碳证书”和ISO盘查报告,推动了中国产品应对碳关税的步伐。
上海世博会结束六个月内,零碳中心已经将世博会零碳馆的技术成果在更多区域进行了成功的运用与实践,上海世博会为里程碑的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零碳之花将开满中国大地。